人民军队成立之初的少将有一千多名,绝大部分的名气没有上将、中将那么明显;不过,说到战斗的功绩和后来担任的职位,也有人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,比如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开国少将肖全夫。1969年,中苏珍宝岛战役中,他是前线的主要指挥官之一,表现得十分出色。到了八十年代,肖全夫还受到军委的重视,被任命为乌鲁木齐军区的司令员,完全可以独立指挥一个大军区。
除了军事实力过硬,肖全夫这个虎将还能展现出侠骨柔情的一面,平时为人非常仗义、厚道人情味十足。1961年,他从46军军长调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,工作相比以前更灵活一些。有次趁着出差去吉林长春的机会,他还特意登门拜访了一位老前辈。
有人或许会觉得拜访老首长只是人之常情,没什么大不了的事,但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去、找谁聊。肖全夫这次跑到吉林长春,特意拜访了开国上将洪学智。当时洪学智正担任吉林省农机厅厅长,职级比他低一些。更别说,洪学智去年说了几句话,虽然直率仗义,但也惹上麻烦,最终被扣上了右派帽子。部队里的旧部,没几个敢跑到长春去看他的。
那为什么肖全夫敢冒风险,还是跑去拜访洪学智呢?一方面,他们俩都是安徽金寨人,那里是红四方面军崛起时的主要兵源地之一,金寨人感情挺深厚的;另一方面,洪学智和肖全夫又都被派去东北打仗,抗战胜利后都成了四野的将官,抗美援朝时,肖全夫还当上了志愿军46军的副军长,洪学智则是志愿军的副司令员。平时,洪学智对肖全夫和46军都挺关照的,两人之间的上下级感情蛮深的。
尽管洪学智当时的境遇不太理想,处在上升时期的肖全夫还是坚持要去洪学智家里拜访坐坐。之前他在46军指挥一线部队,忙得不可开交,没法随便离开岗位;等到他升任军区机关领导后,才有机会抽空去看望老首长。
肖全夫按照地址找到了洪学智的住处,结果看见的场景让他挺不爽:洪学智虽然仍是厅级干部,但安置条件不太好,他住的那地方其实是一座改建的旧仓库,说白了也算不上正规住房。肖全夫敲了敲门,洪学智在屋里读报纸,见到眼前的老战友,他既惊喜又高兴,但也皱起眉头问道:老伙计,你没看看现在啥时候了,还敢跑这来看我?
我来看我老首长!有什么不敢来的吗?肖全夫认真地回答。洪学智赶紧把老战友请进屋,让他坐到自己身边。肖全夫忍不住又问:首长啊,您一家子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,觉得挺好吗?洪学智性格很开朗,他笑着说:住在哪里反正是住嘛,这地方条件不错,能挡风遮雨,比当年打仗跑山跑野还强多了!
肖全夫摇摇头感慨,首长的性格是真没变,或许也是因为这个性子,洪学智才能在逆境中坚持下来,最后重新崛起。肖全夫本来还担心洪学智被下放后意志会被打垮,现在看首长的心态挺好的,没有啥可担心的了。肖全夫顺便介绍了自己最近的工作调动情况,说洪学智如果生活上有什么事,随时可以联系他,他一定会尽全力帮忙。
洪学智听了肖全夫的探望和关心,心里觉得特别暖和。他的这位老同志,几年后升到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,后来又到了乌鲁木齐担当大军区司令,职务一路往上爬。肖全夫很擅长处理边境备战的工作,为国防事业做出了挺大的贡献;要说肖全夫将军的个人成长啊,不光是靠他的端正品德,还离不开他沉稳厚重的性格,这才让军委对他的品行和能力都非常信任。
可以加杠杆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